dos句子迷

戏曲的说说【100句文案】

发布时间:2022-11-07 12:32:31点击:

一、戏曲的说说

1、水剪双眸雾剪衣,当筵一曲媚春辉。

2、京剧《武家坡》,程砚秋(左)饰王宝钏。

3、只怕世事含糊八九件,人情遮盖二三分。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昆曲《桃花扇》

4、行头是金、元时起对戏具的统称。《扬州画肪录》称“戏具谓之行头,行头分为衣、盔、杂、把四箱”。衣箱,分大衣箱、二衣箱、三衣箱。大衣箱包括各种长短袍服,二衣箱包括各种武装人员的装束,三衣箱即演员所穿内衣及塑形用品。盔头箱,主要是盔、帽、冠、巾4种。杂箱指彩匣子、水锅和梳头桌。把箱即旗把箱,包括各种兵器、文房四宝等道具。一套完整的行头,在演出时均有必须的使用章程和规范,如衣箱上的十蟒十靠都必须按上五色和下五色,即红、黄、绿、白、黑、蓝、紫、粉、古铜、秋香十色的顺序摆放;后场桌上的道具必须根据戏码的变换而变换。以演员穿、扎、戴、挂、拿,有条不紊地进行。

5、戏曲楹联简称“戏联”。它是我国楹联这一“联苑”中的一朵奇葩,或者说是“楹联”这一传统文学形式中的一个优良品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其内容丰富,对仗工巧,隽永含蓄,音调和谐,兼具哲理性、知识性、趣味性多重价值,在世界各种文学品类中可称独树一帜。

6、中国,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诞生了许多的地方戏曲,像安徽的黄梅戏、上海的越剧、陕西秦腔、广东的粤剧、江苏的昆曲、四川的川剧、河南的豫剧等等,当然的当数京剧了,不过,京剧已经“黄袍加身”,成为国粹了。

7、虚拟的表演如水墨丹青的纵横之笔,长歌当哭、长袖善舞,“无画处皆成妙境”;写意的舞台简约空灵,无花木却见春色,无波涛可观江河;唱念坐打中“汇千古忠孝节义、成一时离合悲欢”,处处体现着戏曲自身诗的艺术表现和诗的抒情美

8、2022年5月10日,京剧表演艺术家袁世海先生长子袁世海因前几天去世;享年77岁。

9、与戏曲,尤其是我们的蒲剧情缘今生是扯不断了,我很幸福也很幸运,从小的环境熏陶让我至今仍热爱我们的蒲剧。希望它能有更好地发展与传承!

10、2022年5月29日,豫剧表演艺术家马金凤老师去世,享年100岁。

11、散曲。散曲是继诗、词之后的一种新诗体,像唐诗宋词一样也是一代之文学,体制上分为小令、带过曲、套数三大类。散曲比诗词更加自由,因为它可以衬字、可以平仄通押,比诗词显得更口语化。

12、围棋几千年来长盛不衰,并逐渐地发展成了一种国际性的文化竞技活动。

13、至于有人提出“地方戏剧不使用普通话难以吸引外地观众”这样的观点完全是反常识的。语言是地方戏剧关键的艺术特点,除它之外构成戏剧的任何一种艺术手段皆可以借鉴、模仿、甚至直接运用。也就是说,除语言之外,世界上任何一种构成戏剧的艺术手段都可以是完全一样——如果有这个必要。

14、那次“会串”共有十二个大戏上演:全本《长坂坡》;《一门忠烈》;《辛安驿》;《探母回令》;《虹霓关》;《宝莲灯》;《战滁州》;《上天台》;《乾元山》;《五湖船》;《平贵别窑》;压轴戏由裘桂仙演《大回朝》。演员阵容强,剧目也丰富,成为了梨园界传颂多年的佳话。

15、梨园世家、功底深厚、唱腔圆润、扮相秀美、维妙维肖、京腔京韵、云鬓珠花、生旦净丑、有板有眼、

16、“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就是历史潮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顺应历史潮流,不逆潮流而动,这才是处事的正确态度。

17、但那是另一回事,是一种利用传统戏剧作为依附的重新出发,比如我们现在可以用管弦乐、用电子乐去和传统戏曲结合,但它出来的结果一定是个新的艺术形态,而不可能是传统戏曲。至于这种创造会产生出怎样的未来,那是另一个课题。

18、他教我收余恨、免娇嗔、且自新、改性情、休恋逝水、苦海回身、早悟兰因(作者:佚名)

19、各方人士都在大声疾呼抢救传统的地方戏曲,生于内江,成名于自贡的魏明伦先生就是其中的代表。传统的地方戏曲该不该抢救?能不能抢救?我的看法也许同多数人的意见不一样。

20、正如老歌适合于用黑胶唱片来收藏一样,戏曲还是要在舞台上发扬光大的。泛黄纸张上记载的文字只能作为案头文学,供文人赏玩;而再动听的呼吁,如果失去了鲜活的文化载体,也起不到拯救传统的作用。若有心,请停下匆忙的步履,找一间戏院,品一壶香茗,和着古老的曲调,放松一回自己的身心吧。

二、说戏曲的句子

1、这些传统戏曲能把观众拉回来吗?我认为根本不可能。姑且不说一些小的地方剧种,就是一些大的、在全国还有些影响的剧种,比如川剧,越剧、黄梅戏等,随着观众的越来越少,也会慢慢地被人遗忘,直至从业人员另谋生路。这一点,已经从这些剧种的剧团大量减少得到了证明。像四川省川剧院,现在多少还有一点观众,到一定的时候,就只能像茶馆里或者公园的绿荫下那些老态龙钟的川剧爱好者自娱自乐了。

2、自己喜欢唱戏听戏的说说,深邃;空灵,只愿君心似我心。

3、从而使人到物,更形象、更典型、更夸张、更美好。

4、戏曲源远流长,是我国的经典,不同地方的戏曲有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它让人赏心悦目,其情节有的催人泪下,有的振奋人心,多姿多彩,出神入化。

5、戏曲艺术源远流长,囊括了诗词、歌赋、百戏(杂技)、武术、舞蹈、音乐、美术……汇百川而成江河,形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形式。

6、这是一个“阅读时代”,基于任何一种语言的艺术表达手段都可以在任何一个异族中传播,只要你自身够,字幕能解决语言的隔膜。

7、戏曲内容的年画,让大批进不了戏园子,去不了堂会听戏的人多少也有了精神享受。至于京城戏曲爱好者的“票友”,他们在春节期间不但去戏园子听戏看戏,而且还借年假期间“票戏”,登台表演,切磋技艺。在“票友”中有人因在春节间或私家堂会“唱大戏演大戏”出了名,后“下海”,以戏曲演唱为业。像京剧名家言菊朋、奚啸伯、孙菊仙、金秀山等都是“票友”出身。在清末时,一些王公贵族也加入“票友”队伍,使“票友”成为戏曲界的独特风景。“票友”们粉墨登场,让老北京的戏曲文化更加绚丽多彩。

8、另一位是常香玉,喜欢她的《花木兰》;

9、张冰梅:为《河之东文集》而歌

10、张冰梅:故乡的炊烟(外一首)

11、我不会唱戏,但我喜欢看着一个个角色包容着一切的悲欢离合,那些小情绪,在舞台上不断放大,可能现实生活中几秒的思绪,会演变成几分钟的演绎。人生里的相遇,本来就带着欢乐,在戏曲里就像是民歌的对答。你看着它,就知道它有恒久的生命力。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12、一个蕴涵着“唱、念、做、打”的表演方式,一个“生、旦、净、丑”的行当分类,一个“皮、黄、锣、鼓”的伴奏结构,真是一门综合表演艺术

13、昔日,戏班有腊月廿三“封箱”的习俗,在“封箱”之后,大年初一方可粉墨登场。不过,在“封箱”前后,戏曲界要搞一两次大的活动,以示梨园界的团结互助。如1929年春节前,“北平梨园全班会串”就是北京戏曲史上一件大事。所谓“会串”,与“反串”意思相同。据《百年春节》一书载:“北平梨园每至年关有会串之举,所得票资完全为救济穷苦同行之用。”据说此次活动本拟在年底前举行,因尚小云、梅兰芳未在京,迟迟未办。经梨园公会协商,还是在当年腊月二十四日举行。此次活动尚小云、梅兰芳虽未参加,但演员阵容依然十分强大。从当时的戏单看,果然如此。

14、水袖并不易运用得好。欠则暗淡无力,过则猛而无姿,只有理解了它,掌握了其中的规律,才能做到出神入化,让心绪与水袖一同飘飞。正如母亲教我儿时所做的那古老而又简单的游戏,需要那反反复复的重叠,周而复始的轮回,然后挥收自如,也就达到了高境界。

15、《别老母》(清)黄仲则

16、在我所喜欢的戏曲剧种里,豫剧是其中之一;在豫剧里,我喜欢的名家有三位老师。

17、他教我收余恨、免娇嗔、且自新、改性情、休恋逝水、苦海回身、早悟兰因(作者:佚名)

18、三唱三叹儿时去,一曲别离又相遇,凭谁问,花解语,开哪里。(作者:佚名)

19、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20、在这样的一些时刻里,我们看到了我们想要的教育戏剧课堂上孩子的样子——真实、敏锐、丰盈。

三、宏扬戏曲文化的说说

1、早是宋代杂剧,继承自唐代的歌舞戏和优戏。在金人占领的北方的宋杂剧被后人称为金院本,倡伎所住院子的院。宋杂剧和金院本在内容上都是以插科打诨、政治讽刺、社会风貌的展现为主。

2、夸唱戏好听的句子,趁早放手吧,抱起死去的旦旦。

3、中国的刺绣工艺在秦汉时期便已达到很高水平,是历史上“丝绸之路”运输的重要商品之一。

4、早形态是先秦的巫祭歌舞仪式(悦神)和先秦倡俳优伶弄人演的优戏(娱人)。

5、西子湖依旧是当时一样,看断桥桥未断、却寸断了柔肠。—京剧《白蛇传·断桥》

6、角抵百戏不仅是世界上早的戏曲,也是中国古代的文化、艺术、体育的综合表现形式。西汉中叶以后,角抵百戏十分盛行,也是在这个时候,角抵百戏开始用于招待外宾,大大促进了中国各民族之间及中国与外国之间的文化、艺木、体育的交流。

7、清末民初之际,春节里听戏就是很好的精神盛宴。那时的剧场内没有现代的灯光布景,但热衷此道者可以在闭目听戏时品出戏的真正味道。正如《北平岁时征》所载:“京都戏馆,俱于元旦开市。是日,各部梨园扮玄坛登场,呈金书‘开市大吉’四字为贺,各馆咸以先至为荣。除夕子夜,即张灯火以待。”大年初一就听戏,似已成惯例。

8、戏剧的另一个帮助是让我保持好奇心。好奇心是一种对自己世界范围外的世界的关注,它不带评判,只是去看,里面带着热情的能量。当我这么去做的时候,一些扎在心腹深处的墙就会慢慢坍塌。我记得有一次扮演一个妈妈。我开始对所有能看见的妈妈都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她们说话的语气,看孩子的眼神,走路的样子,他们的服装搭配……原来我可能会因为一个妈妈不够“新教育”而评判她,现在我把这些特质都“吃”下去。也借着这样的演绎,我意识到人的复杂性,一个妈妈可能一边大吼了儿子,一边感到无助和内疚。

9、昆曲比较难唱。昆剧作为一个曾经在全国范围内有着巨大影响的剧种,在历尽了艰辛困苦之后,能奇迹般地再次复活,这和它本身超绝的艺术魅力有紧密关系,其艺术成就首先表现在它的音乐上。昆剧行腔优美,以缠绵婉转、柔漫悠远见长。在演唱技巧上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速度的顿挫疾徐和咬字吐音的讲究,场面伴奏乐曲齐全。在演唱技巧上,昆剧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速度的快慢以及咬字发音,并有“豁”、“叠”、“擞”、“嚯”等腔法的区分以及各类角色的性格唱法。音乐的板式节拍,除了南曲“赠板”将四拍子的慢曲放慢一倍外,无论南北曲,都包括通常使用的三眼板、一眼板、流水板和散板。它们在实际演唱时自有许多变化,一切服从于戏情和角色应有的情绪。

10、徽戏本是安徽的地方戏,但自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京,并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终形成京剧。后又不断改进,终成国粹。京剧确实也好听,好看,比如《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红灯记》等。

11、发表听戏的说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

12、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鼻子闻,用自己的嘴巴尝,用自己的脑子想,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不道听途说,不口是心非,不耸人听闻,不故弄玄虚,不装腔作势,不哗众取宠,说自己想说的话,说自己能说的话。

13、天桥一带的小戏园子,春节期间没有前门一带戏园子在演戏时的那么多陈规戒律,也没有什么“跳财神”、“跳灵官”、“跳加官”一类的仪式和俗套,上来就唱,人们爱听什么就唱什么,只要欢乐就成。据老人回忆,老白玉霜当年演的《拿苍蝇》被认为难登大雅之堂,但就在春节期间在天桥唱红了。天桥的戏班子在演戏时往往有“现挂”,见到什么或与过年气氛一致会加上戏词中没有的内容,逗得观众哈哈一笑,算是有了年味。评剧演员新凤霞在其回忆录中就有不少这样的内容。

14、豫剧是我国第一大地方剧种,从受众范围和传唱人口来说可谓全国之。豫剧也是接地气的民间剧种,在民间深受欢迎。豫剧善于表述故事,内容题材涵盖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豫剧原名“河南梆子”,新中国成立后统一归为豫剧,分为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沙河调四种调系。豫剧经典剧目众多,代表性的有《花木兰》、《穆桂英挂帅》、《刘墉下南京》、《打金枝》、《抬花轿》等。

15、宫中演戏隆重的自然是春节期间的戏,帝后们对春节朝贺时的“中和韵乐”兴趣不大,但对看戏听戏是很认真的。自称“公主”,但不是公主的裕容龄在清宫里待了几年,她在《清宫琐记》中回忆了许多往事,虽有些是她无中生有编造的,但描述清宫过年的内容较为真实。她写道:“宫里自除夕晚上,演戏到初七日为止,慈禧天天去听戏,我们大家都陪她去听戏。”慈禧没有受过正规教育,文化水平低下,执政四十八年,她的许多手段差不多都是从听戏听来的,她把听戏当成了从政的“必修课”了。宫中唱戏就成了重中之重的事,乃至白天“垂帘听政”,晚上“卷帘听戏”。

16、戏曲是我国传统艺术之不同地方的戏曲有其不同的特色和风格。中国戏曲的表演形式集“唱、做、念、打”于一体,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结合,它们都是将曲、词、音乐以及表演等艺术的融合到一起,具有紧密综合性的独特魅力。戏曲是经过汉、唐、宋、金才形成较为完整的戏曲,它是经过悠久的历史才终形成的舞台艺术样式。那下面就来说说五大剧种的特点。

17、可是,因为我经历过戏剧带给我的温暖和触动,所以我相信这趟摆渡的必要性。光芒虽弱,但总是还有光啊。希望共同守护这束光的伙伴们都能更加明亮。

18、描写唱戏的优美句子,图书馆旁边的那道流水循环往复的坠落,2月高挂于云端之上。

19、京剧,是一门的技术;京剧,还一种动听的旋律;京剧,是让你精神抖擞的力量

20、观之不足由他缱,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到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作者:汤显祖)

四、戏曲唯美说说

1、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

2、因为一个小小的“船说”事件,引来一阵对粤剧的热议,连以前不关心粤剧的许多年轻人都一下子重视起粤剧的生死问题。

3、不过只有两个剧种,不是特别喜欢、只是勉强能听进去;哪两个剧种呢?

4、不过撑船的过程并不总是顺畅的,有时候水流会阻碍你,有时候迷雾会遮住你,有时候乘船人会质疑你,有时候你自己的力气消耗完了却没有了补给,于是船前进得越来越缓慢,几乎要停留在河面。而且,船很小,你很小,愿意做你的乘船人的人也少,船灯在黑夜里闪着微弱的光,彼岸不知还有多远。

5、我的戏剧家园存在于那些与观众相遇的时刻。他们来自我所在城市的不同角落,他们夜复一夜地来到我们的剧院,陪伴我们,与我们分享几个小时,或者几分钟。我的人生由这样一些独特的时刻筑成——当我不再是我,当我不再为我自己受苦,我获得了重生并理解了戏剧这一职业的涵义:为追求纯粹的短暂真实而存在。在这种状态下我们知道我们在舞台灯光下的所言所行,是真实的而且反映了深沉、个性的那部分自我。我戏剧的国度,无论是我自己的还是演员们的,都是由这样的一些时刻组成:我们抛弃了面具、修饰以及对我们自身的恐惧,我们在黑暗中携手。

6、我估计是很难像他们那样、为了一件事奉献一生(即便是古琴,我也没有打算把它当做毕生事业来做);

7、今天我想想说说我的一个兴趣爱好,戏曲。

8、这种“会串之举”,系梨园界重要的慈善活动,故而在剧目上很随意、热闹,多为喜闻乐见的剧目。春节期间演的戏,各个剧团要下一番功夫,推陈出新,戏码要有吉祥、喜庆的含意,与过年的气氛吻合。一些平日的剧目要“更名换姓”来突出吉祥、喜庆和欢愉。像《豆汁记》改为《鸿鸾禧》,当年豆汁是贫困人的食物,过年时再说豆汁太穷气了,故要改戏名。《刘备招亲》、《回荆州》改为喜气洋洋的《龙凤呈祥》。节日期间人们很忌讳杀了砍了一类字眼,因此将《打渔杀家》改称《庆顶珠》,而此戏与庆顶珠关系不大。《战长沙》由于沙与杀同音而改称《关黄对刀》,《坐楼杀惜》改称《乌龙院》,《御碑亭》改称《大团圆》等等,都刻意烘托节目气氛的吉祥喜庆。

9、一般认为我国地方戏曲主要有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和评剧五种,也就是民间所说的中国五大戏曲。

10、春节唱戏对梨园界更为重要,戏曲评论家齐如山曾云:“从前戏界人员都很迷信,他们以为大年初一必须演戏,倘这天不能演戏,则这一年不顺适,所以非演不可。比方初一演过之后,初二便无班可搭,他也认为没有大关系,而且许多老年的角色,一年不一定演几次,可是初一也要登台。还有许多青年角色,每到各处拜年,应酬忙碌,但是无论多忙,这天也得到戏馆子。”梨园界重视春节唱大戏,百姓喜欢春节听大戏,一来一往,使戏曲文化大大弘扬。

11、http://tieba.baidu.com/f?kz=6216226

12、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13、元曲。包括元杂剧和元散曲。元杂剧第1条已解释,下面说说散曲。

14、听戏看戏是春节中的大乐子,但在旧日有些忌讳,演的差不多都是轻松愉快的喜剧作品,像鬼怪、冤报一类内容的较少。因是举家欢乐的日子,平日演的少儿不宜的“粉戏”如《马寡妇开店》、《小寡妇上坟》等就不再演了。老北京中山西人多,他们不大喜欢《玉堂春》中“洪洞县里没好人”的台词,而洪洞县内的大槐树又是明初众多外迁山西人的发祥地,说这里“没好人”自然是得罪人,在春节期间尽量不演。据《绮情楼杂记》记载,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一个春节,为了慰劳生产工人,工会“特召集名伶演剧助兴”,京剧名旦张君秋特奉献拿手好戏《玉堂春》来慰问工人兄弟。“讵是日观剧者,多为山西人,而山西人恶听《玉堂春》,盖以事出三晋也”,好事变成了坏事,“故张君秋出台不久,即被轰退”。

15、再说说传统戏剧与年青观众问题。

16、写水牌走笔青苍,按捺一段铿锵。何惧他金戈铁马,自有水袖来挡。(作者:佚名)

17、黄梅戏是安徽的代表剧目,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因起源于湖北黄梅而得名。唱腔淳朴流畅、明快抒情,表演质朴细致真实活泼。主要代表剧目为《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

18、写水牌走笔青苍,按捺一段铿锵。何惧他金戈铁马,自有水袖来挡。

19、春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民俗节日。在这个节日里祭祖敬神、守岁拜年、饮酒赴宴、走亲访友,是老传统了。不过,在没有互联网,也没有电影、电视和“春晚”的年代,过大年听大戏就是不少人值得回忆的快乐时光了。

20、但是,如果这个“抢救”的含义是要把观众拉回这些地方戏剧的剧场,我就认为大可不必,也不可能。

五、喜欢戏曲的说说

1、船桨让我学会用戏剧的方式带孩子进入故事,用身心去体验、感受,并在其中探索他们认为重要的意义;让我学会看见孩子,看见他们的创意,他们一举一动背后的需求,以及每一个个体的闪光点;让我学会如何做一个引导者,让出空间给孩子,相信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同伴的支持找到答案......

2、清代将演戏列为朝廷仪典,其中乾隆朝与光绪朝是两个高潮。光绪朝演戏多,慈禧是重要原因。不过光绪也喜欢听戏,甚至会打鼓伴奏。光绪二十八年(1902),慈禧母子回京的第一个春节让昇平署演《膺受多福》戏,而且另赏“总管、首领、里外承差人等银一千三百五十九两”。在听戏方面,他们是舍得花银子的。

3、当然留了,中国戏曲是我国的文艺宝典,它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我国古代人民精神文明的代表尤其在元朝戏曲发展到高峰像的《桃花扇》《长生殿》至今唱不绝口,当代的《朝阳沟》《倒霉大叔的婚事》等都十分好,我认为戏曲要突破唱腔让青年人也喜欢才好

4、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5、首先咱们说说梆子腔,说到这个梆子腔,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河北梆子,山东梆子,它的表现形式大部分都以木头做成的棒子敲击发出的声音比较有特色而得名,除了这个帮子,还有板胡作为搭配乐器,表现出来的音乐果是的鲜明,因为他是冲击撞击发出来的声音,所以整体的感觉是,节奏感很鲜明,同时也能体现出来这个戏腔所在的地域的人民的纯朴的风格。

6、从导演陈凯歌的电影《霸王别姬》,到流行歌手李纹的歌曲《刀马旦》;从台湾作家白先勇编导的青春版《牡丹亭》轰动半个中国,到叛逆小天王周杰伦捏着假嗓在《霍元甲》中唱京剧……不经意间,戏曲这种艺术形式正悄悄地浸染着我们的生活。

7、有人说演员是慈悲的,他允许这些灵魂进驻到自己生命里。确实是这样。即使再平凡的一个生命,也有夜莺在他身体里歌唱。我听到过。

8、高腔呢?我们从它的字面意思就能看得出来,高腔所代表的一个音调是高的,并且呢,有很强的爆发力和感染力,然后所读出来的音节包括每一个字都有很强的朗诵性,所演奏的乐器呢,也是通过打击的方式和弹唱的方式,那么比较有代表性的特色就是一人唱罢众人帮腔,这样表现出来的方式有感染力,因此,高腔也荣幸地被称为我国四大戏腔之一。代表的剧种有湘剧、滇剧等等。

9、《清音阁演戏图》,藏于故宫博物院。该次演出是乾隆为庆祝平定台湾林克爽起义而举办的。

10、宫中春节唱大戏,并非单纯的娱乐,在慈禧之前的历朝皇帝把看戏当成了执政手段和宫中仪典,至少说明他是“真龙天子”,不混同于平民百姓。所以听个戏也有许多程序,看戏前要烧香拜佛。《清昇平署志略》记述的一次“除夕承应”中就有许多内容,皇帝“每于卯初至各处佛堂拈香”,从早膳时就开始唱戏,“台上例演《昇平除岁》、《福寿迎年》等吉祥戏,午膳后演《金庭奏事》、《锡福通明》,晚膳后演《瞎子拜年》、《如愿迎新》,都是有吉祥含义的春节戏”。慈禧更是下令在大年初一大演特演,慈禧对戏曲是行家里手,她不满足于只看《瞎子拜年》之类的承应戏,除了昇平署太监戏班外,京城不少名伶也来献艺,剧目更加丰富。

11、沉醉百年采茶调,衣襟总带黄梅香。诸君漫说登场好,曲部风流斗巧妆。

12、昆曲(百戏之祖)京剧(国粹)越剧(第二大剧种)黄梅戏(五大剧种之一)豫剧(五大剧种之一)评剧(五大剧种之一)秦腔(陕西)吕剧(山东)晋剧(山西)粤剧、潮剧(广东)徽剧(安徽)沪剧(上海)闽剧(福建)越调、曲剧(河南)锡剧、扬剧(江苏)绍剧、婺剧、杭剧、湖剧、瓯剧、甬剧(浙江)桂剧(广西)吉剧(吉林)龙江剧(黑龙江)藏剧(西藏)赣剧(江西)当然还有我们的川剧(四川,具观赏性的剧种)

13、有一个的童话故事叫做《夜莺》,夜莺可以唱出世界上好听的歌,它就住在国王的花园里,但国王从来都听不见。我们又是否能听见那只夜莺的歌声呢?

14、说说抢救传统的地方戏曲

15、西方有个的“一万小时天才论”,大意是在一个领域训练超过一万个小时就能成为改领域的超高手。各行各业莫不如是,听戏也就是这么个事,老话“生书熟戏”就是这么个道理了,典型的例子就是样板戏估计还有一大票人津津乐道,但这票人不见得喜欢其他传统戏,甚至根本听不懂。

16、宫廷之中也不例外,春节中听戏的习俗在清宫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不过,相关图画留存甚少,《清音阁演戏图》算是特例。避暑山庄的清音阁戏楼与宁寿宫畅音阁戏楼规模一致,从目前仅存的此幅大戏楼演剧的形象资料,可了解当时宫廷在此类大型剧场看戏的情况。

17、杂剧一直到元末开始衰落,主要是由于其逐渐文人化案头化而失去了舞台性,加之体制、演、唱、创作等各方面不如南戏灵活。明代的北方杂剧进一步衰落,明万历年间北杂剧消失成为绝唱。

18、它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之一。它的行当、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19、传统戏剧不应被改变,这种观念不是保守,而是客观。

20、http://music.guqu.net/xiqu/中国古曲网,里面内容很丰富,涵盖了几乎你想知道的戏曲

上一篇:泡杯花茶的说说【100句文案】 下一篇:没有了
官方微信公众号